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便是唐昊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连续五年获得校卓越奖学金,在Science Citation Index发表论文二篇,发明专利授权四项,签约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他不为人知的努力与艰辛。
由于网上的传言“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大一刚刚进入校园的唐昊和许多同学一样迷惑、彷徨,质疑着自己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迅速做出调整,确定了自己的目标—读研、读博,在专业领域深造。在他看来,材料专业并不是天坑专业,而是“坑里有矿”专业。材料专业不但关乎国计民生,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可以培养想象力、毅力和定力,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自信心。他相信在这一领域“深耕”终会挖到属于自己的“矿产”。“实践是检验事实的唯一标准”,唐昊用实际行动证明着。
唐昊曾获得创青春国家级银奖、挑战杯省金奖,在Science Citation Index发表论文二篇。当谈到如何为竞赛与发表论文做准备时,唐昊给出了他独到的见解。参加比赛,首先需要了解清楚比赛内容和规则,然后和老师们讨论明确自己的具体参赛作品,并按照比赛要求认真打磨参赛作品。此外,比赛时面向评委介绍作品时一定要自信大方。发表论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具体课题,这就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之后,对问题进行总结,将问题分为已经解决和亟待解决两种。随后就可以和导师商量具体科研课题,并围绕课题制定相应实验计划,并一丝不苟执行实验计划。有时候在实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这就需要及时向导师汇报,在讨论后及时调整相关实验计划。最后,会获得一系列数据,这时候要核实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深入性。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平衡时间的话题上,唐昊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一天只有24小时,当在一件事情上多花时间时,花在另一件事情上的时间就会受到限制。学生工作、兴趣爱好、科研与学业等,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平衡每一项的权重,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对于唐昊来说,周一到周五开展实验工作,周六进行一周的工作总结与下周计划安排,周日便是自由支配时间,他通常会享受于运动、美食、逛街等。
在前进的过程中,唐昊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但他一次也没有向困难屈服过。“我一直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坚信解决办法总比问题多。”唐昊的博士课题方向是微型热电器件,目前,国内5G基站所用的微型热电器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而国外又对我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因此开发微型热电器件难关如峰。每次遇到困难,他会先尝试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随后将实验方法和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第一时间和导师讨论并制定下一步的计划。正是在探索、失败、改进、继续探索中,自主研发出微型热电器件。
在采访的最后,唐昊寄语学弟学妹们:科学的探索中永远存在着迷雾区,但迷雾无法成为勇者启航的阻碍,只要前途无限辽阔,总有船只迎着湍流出发。勇敢出发吧,奋斗者,正青春!
青葱岁月,九年光阴。唐昊在武汉理工大学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也将心怀理想,追逐未来。(记者 :展一航 采编:展一航 编辑:胡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