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概况
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是经财政部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批准,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发起设立的国有中央控股企业,于2019年8月成立,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注册资本22500万元,产业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31.6亩,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
二、总体规划
1、建设背景和意义
推进空天材料技术发展,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之重器”重大战略装备部署注入新动能。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龙头工程。加强资源统筹和院地协同,推进新一代空天材料技术快速发展。突出改革创新,以新理念新机制激发一流空天材料发展新活力。
2、发展定位
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空天材料院的主责和发展目标为:以发展国内一流的空天材料和新能源装备,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建设,支撑世界一流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发展为主责,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材料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和融合创新产业化基地。 “十四五”阶段战略思想归纳为:“一二三四N(一个引领、两个打造、“三步走”目标、四个支柱产业方向、N个新兴产业增长点)”:
“一个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双核心”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持续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为股东创造价值。
“两个打造”:面向民用航空、新能源装备、隔热控温等领域,将空天材料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空天材料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争当民用航空材料、新能源装备、隔热控温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等领域技术发展的主要引领者和自主可控技术创新的先行者;打造成为“空天材料融合创新产业化基地”,以融合协同理念推进产业能力提升,服务主责主业。
“三步走战略”:到2025年,建成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和若干个事业部构成的科技型企业,在民用航空材料、新能源装备、隔热控温材料及先进陶瓷材料等业务方向,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先进材料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到2035年前后,建成集多个材料产业集群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产业集团,成为引领集团公司乃至全国空天材料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价值创造和人才集聚高地;到2050年,全面建成国内领先的空天材料高科技产业集团。
“四个发展”:重点发展民用航空材料、新能源装备、隔热控温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四大支柱产业
“N个培育”:转变发展思路,融入区域产业增长极,培育孵化N个新兴材料产业
三、建设进展
1、总体进展
自成立以来,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航空航天关键材料JMRH研究促进中心、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等资质荣誉,重点项目获评中央JMRH发展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江苏省战略性新兴发展专项资金等省市重点项目支持,202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是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残奥会“飞扬”火炬的承制单位之一,负责火炬储氢复材气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2、企业资质
通过了ISO通过ISO9000、国军标质量体系、高压容器B3生产资质认证,正在开展AS9000航空适航质量体系认证。已有45项知识产权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7项;另有28项专利正在申请当中,其中发明专利24项。
3、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现有员工260余人,管理和技术人员100余人,其中具备硕士和博士学历者51人,占比49%,本科学历及以上人员占比88%,建有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及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
4、产业能力建设
苏州厂区厂房主体结构建设目前公司2至7号厂房已全部完成建设,星空实验楼已完成主体建筑施工,正在进行室内次结构施工工作,预计将于2022年10月完成竣工验收。
正在申报和建设大容积铝合金内胆高压复合气瓶生产线、民用航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线、耐高温热结构复合材料生产线、隔热保温明克板材生产线。
5、星空实验室
星空实验室,聚焦长三角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依托航天科工和地方产业资源、政策资源,聚集创新要素,通过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化平台,显著提升空天材料技术创新能力,带动和促进相关技术 的转移转化与产业化,创新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
四、详情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