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中文 | English

学生工作

【班团建设】新能源2301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实践活动:传承文化根脉,书写青春担当

发布时间:2024-12-20

    近日,材料学院新能源2301团支部组织开展了“传承文化根脉,书写青春担当”系列主题团日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实践性”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团员青年厚植爱国情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溯千年文脉:博物馆里探寻荆楚文明


121日,团支部全体成员赴湖北省博物馆开展文化寻根之旅。步入展厅,楚风汉韵扑面而来:曾侯乙编钟的雄浑音律仿佛穿越时空,漆木器上的云纹流转千年华彩,竹简帛书镌刻着先民智慧,青铜礼器凝聚着匠心精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穿梭于“楚国八百年”“曾侯乙墓”等主题展区,从一件件承载文明密码的文物中,深切感受楚文化“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鸣将惊人”的创新气魄与“海纳百川”的包容胸襟。



活动特别设置文化互动环节:通过音频线索竞猜编钟律名、根据文物纹样联句楚辞、以“文物打卡”创作九宫格文化拼图,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和竞答把这次参观活动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团员张煦在参观后感慨:“这次活动把参观文物和趣味互动相结合,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庄重壮观的曾侯乙编钟,它展现了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制度自信。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让沉睡的文物‘活’在当下,点燃文化传承的火种。”


传非遗匠心:社区课堂播撒文化种子

127日,团支部联合材启思志愿服务队走进川江池社区,开展“扎染里的中国色”非遗文化课堂。活动伊始,主讲人通过动画短片,生动阐释扎染技艺从秦汉“绞缬”到唐代“青花”的演变历程。在实践环节,小朋友们用皮筋将白布扎结成各种形状,浸入盛有靛蓝染料的杯中,随着布料展开,蝴蝶纹、冰裂纹跃然眼前,引得阵阵惊叹。



活动尾声,团员们与社区儿童带着各自的扎染作品进行了合影留念。团支部书记郜梓涵总结道:“让非遗文化走进生活,我们希望借助青年力量,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让文化渗透到生活,让‘老手艺’焕发出‘新活力’。”



在博物馆的文明长河中,团员们读懂了“何以中国”的历史答案;在社区的方寸课堂间,传统文化以可触可感的方式浸润童心。活动不仅强化了团员青年对荆楚文化的认同感,更激发了以创新表达活化文化遗产的自觉,文化自信既需要代代守护的初心,更呼唤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新能源2301团支部将持续引导支部成员们以躬身实践回应时代课题,让传统文化在青春的诠释中焕发新生机,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澎湃的青年力量。

(供稿:匡啸海 摄影:匡啸海、郜梓涵 编辑:黄天佑、李俊甫 审核:周雄、文熙旋)


友情链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马房山校区西院
电话:027-87651779
版权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官方微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