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7
10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会举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专题读书会,聚焦“从‘劳动异化’看当代青年‘躺平’”这一现实议题,以经典理论回应青年困惑,拓展思考维度。

读书会设置“书籍简介—章节导读—讨论交流—总结展望”四个环节。活动伊始,主持人以“你最近一次想‘躺平’的时刻是什么?”破题,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现场气氛迅速升温。“躺平”作为近年来青年群体中的流行语,折射出怎样的现实心态?如果将这一问题置于19世纪的思想语境,马克思又会如何理解?在书籍简介与章节导读部分,主持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内容,重点阐释了“劳动异化”理论及其现实后果——私有财产的固化与人的自我迷失。主持人指出,异化并非全然消极,关键在于青年能否实现对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讨论环节中,主持人结合学业竞争、就业压力、消费文化等现实议题,剖析“躺平”现象的双重意涵:它既流露出部分青年的消极逃避情绪,也暗含对“异化劳动”与“功绩社会”的无意识反抗。同学们围绕“为何越努力越感到空虚”“‘摆烂’为何能带来短暂轻松”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文本与现实的对读,将“躺平”从情绪表达转化为可被理性探讨的社会症候。总结阶段,主持人强调,本次活动并非简单评判“躺平”态度,而是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将个体困惑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结构视野中审视,从而实现对“躺平”现象的结构性理解。

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会将继续组织经典著作研读活动,引导青年在古今思想的交汇中汲取智慧,在理论与现实的对话中探索更有方向感的人生路径。

(供稿:黄佳淇 摄影:黄佳淇 编辑:朱思盟、刘彦玙 审核:梅思源)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马房山校区西院
电话:027-87651779
版权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