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无处不在的天线及3D打印天线研究进展
报告时间:2020年12月13日(周日)15:00—16:00
报告地点:逸夫楼10楼会议室
主讲人:黄冠龙
报告内容:
人类通信史上的最大变革莫过于有线通信向无线通信转变。而作为无线信号传输的载体——天线,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本次讲座首先讲解天线的发展历程、常见的天线类型以及天线的性能指标。然后针对3D打印技术在微波天线领域的应用展开探讨,包括融合天线设计的3D打印技术体系、材料体系以及成型工艺体系。最后结合报告人多年来基于该新型加工工艺在雷达、卫星通信系统微波组件和天线方面的研发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先进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高复杂度微波器件、天线的协同设计。
主讲人简介:
黄冠龙,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国防科工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通信学会天线与射频技术专委会委员,安徽省天线与微波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别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1-2016年供职于新加坡国防部下属淡马锡实验室(Temasek Lab),任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从事与国防相关的雷达、卫星通信系统硬件射频前端和天线的研发和前沿创新工作,连续四年获得新加坡国防重点研发经费资助及两次新加坡青年科学家基金。期间提出的将3-D全金属打印技术应用于高性能高复杂度微波器件及天线的研发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肯定,获IEEE学会旗舰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IEEE主编邀请撰写综述文章。2016-2017年供职于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Nokia任资深天线专家(Senior Antenna Specialist),组建了Nokia第一支基站天线研发团队,负责Nokia全球首个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Massive MIMO有源基站天线阵列及波束赋形技术的研发工作。现任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员,深圳市鹏城实验室双聘研究员,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深圳市南山“领航人才”、深圳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荔园优青”、深圳大学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深圳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全球最佳审稿人(2019)、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全球最佳审稿人(2020)获得者。目前在国际微波与天线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兼任IEEE Access副主编,多次参与该领域国际会议的组织和执行工作,是2017年欧洲天线年会(EuCAP2017)、2018年、2019年亚太天线年会(APCAP2018)、2019年国际电磁研讨会(iWEM2019)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TPC Member),多次获国际天线年会(APS)、APCAP邀请作特邀演讲,并且是2016-2019年APCAP,2016-2018年APS专题研讨会(Special Session)的发起人和组织者。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及横向产学研课题多项。目前研究方向包括高效率平板天线及共形阵列、5G移动终端及基站天线、高精度导航天线、基于3D打印技术的射频器件及天线研发、毫米波阵列赋形技术及天线罩技术等。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