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中文 | English

栏目导航

【学术交流】材院学子赴荷兰参加第四届可持续建筑材料国际会议

 发布时间:2025-09-17

    2025年8月10日至13日,荷兰埃因霍温汇聚了全球建筑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从业者,第四届可持续建筑材料国际会议在此召开。此次会议围绕利用生物源资源、智能材料设计、增强耐久性、功能化、再利用和回收等关键策略展开深入研讨,旨在应对建筑领域日益严峻的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问题。作为建筑材料领域的国际盛会,会议聚焦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入探讨先进建筑材料在可持续建筑方案中的应用,为推动建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科研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武汉理工大学梁云超作了题为“提升γ-C2S碳矿化制品抗折强度的研究”的口头报告,聚焦于通过原位合成镁方解石来增强γ-C2S碳矿化制品性能,探索低碳水泥替代品的性能优化路径。报告详细阐述了目前该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的γ-C2S在镁盐环境下经碳矿化试验后可显著提升碳化制品抗折性能,同时提高碳化程度,为低碳建筑材料研发提供重要支撑。这一成果为低碳建筑材料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支撑,也为建筑材料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武汉理工大学蓝源旺作了题为 “生物炭-纳米碳酸钙中的吸附-成核协同作用增强γ-C2S碳化及强度”的口头报告,聚焦于利用生物炭与纳米碳酸钙间的吸附-成核协同效应,来强化γ-C2S的碳化进程并提升其强度,深入探索低碳水泥类材料性能提升的新途径。报告介绍,凭借该协同作用,γ-C2S碳化反应更充分,强度显著提高,这为低碳建筑材料研发筑牢了关键基础,也为行业绿色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武汉理工大学王阳作了题为“生物膜改性石膏复合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作用机制与环境效益研究”的口头报告,围绕生物膜改性石膏复合材料,探究其在建筑材料领域的作用机制与环境效益。研究表明,经生物膜改性的石膏复合材料性能得到优化,且能带来良好环境效益,为建筑材料的绿色化、高性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助力建筑材料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武汉理工大学 Hayelom Asayehey Meresa作了题为“生物炭对γ-C2S碳化试样抗压强度和二氧化碳封存的影响”的口头报告,聚焦生物炭对γ-C2S碳化试样抗压强度与二氧化碳封存的作用。研究发现,生物炭可有效提升γ-C2S碳化试样的抗压强度,同时增强其二氧化碳封存能力,为低碳建筑材料研发以及建筑领域减碳提供了关键的理论与实践支撑,推动建筑材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供稿、摄影:净怡  编辑:朱思盟  审核:净怡)


学院信箱:

友情链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马房山校区西院
电话:027-87651779
版权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官方微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