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7
7月12日-1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殷官超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书记梅书霞前往厦门参加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材料/纺织服装学科组2025年会议”。殷官超副院长受邀在大会上作特邀报告。
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承办,聚焦实验教学改革与人工智能赋能育人等核心议题。会议伊始,厦门大学校领导及学科组组长赵长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回顾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成就,探讨了未来的挑战与发展,为本次大会拉开了序幕。赵长生教授指出,示范中心面临新兴学科冲击、信息技术融合、跨中心协作三大挑战。
北京大学周勇义教授于《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展望》的报告中,提出将理论知识点融入实验流程,推动“边做边学”模式普及化;西北工业大学的王永欣教授阐述了材料类专业国际化创新实践育人体系,阐释了“以职业发展为牵引、以资源保障为依托、以总师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育人模式;东华大学王富军教授在《现代纺织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的报告中,分享了材料与纺织专业的实践教学建设经验,并探讨了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天津大学申俊琦教授介绍了材料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经验,基于“知识-能力-价值有机融合”的理念,提出了运用高级思维与综合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阶性培养目标;厦门大学白华教授以《多元融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I-6S信息化管理”体系。
殷官超副院长在大会作报告《数智赋能·能力导向·材料实验教学育人生态的构建与实践》,系统展示三大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打破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课程间的“课课壁垒”,构建了“集群式”、“跨学科”的材料类实验教学新生态;实验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突破传统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分数导向”顽瘴痼疾,形成了侧重高阶能力的“能力导向”多维度、精准评价机制;实验教学平台的创新——突破时空边界,打造了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共生的数智实验教学新平台。
汇报现场反响热烈,多校代表提出参访及调研意向。这些积极反馈不仅凸显了我院创新实践的前瞻性与示范效应,还为深化全国材料实验教学改革、促进跨校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梅书霞 审核:殷官超)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马房山校区西院
电话:027-87651779
版权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网站